就业保障

职业教育要培养有道德的职业人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10-27 15:16:50

培养有道德的职业人

庞学光

(根据职业教育培训班讲学课件整理)

    

  一、为何要培养有道德的职业人

   (一)职业人生幸福的前提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美好。阴谋家的四周永远是暗箭陷阱。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于天地之间。蝇营狗苟者永远是一惊一乍,提心吊胆。(王蒙语)

 ●人生幸福与否与人的心态密切相关。

       一个心胸狭窄、鼠目寸光、斤斤计较的人,不仅他本人常常以愤愤不平、恨恨不宁、郁郁寡欢的精神状态显露出其内心的痛苦感受,而且还会给身边的人们带来令人厌烦的精神纷扰。

       与之相反,倘若一个人心胸开阔、视界高远、度量宏大,那么他就会拥有一种乐观豁达、平和恬静、振作进取的良好心态,他就能获得无限丰富的美好的人生体验,并给他人的生活幸福带来积极的影响。

                   ●人的心态与人的道德境界密切相关

(二)职业劳动造福人类的保证

    ●世界生了癌,

         这癌便是人。(A·格雷格)

   ●科学与技术的两大定律(艾伦费尔德):

       1.任何一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以极大地损害人类、人类文明的形式发展起来的;

       2.要是一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能够用于邪恶的目的,它就会被这么使用。

二、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

   (一)职业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

            职业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真正有职业道德的人。真正有职业道德的人,是具有主体性职业道德人格的人。

          具有主体性职业道德人格的人,能够用“自我立法”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自愿地做出符合社会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选择。

    (二)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

      1.家庭、学校和社会难以形成合力

      2.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3.唯理性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局限

            所谓唯理性职业道德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因素(包括道德理性认识和道德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的、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是唯一的目标的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理性因素是指建立在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上的道德理性认识,以及道德逻辑推理能力;

            

           道德非理性因素包括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直觉、道德信念(信仰)、道德行为习惯等。

 唯理性职业道德教育难以培养出真正有职业道德的人。

           

 

             ●对道德理性的迷信受到严酷现实的诘难。

             ●道德行为的发动、维持和调节需要一个动力系统,这一系统是由道德非理性因素构成和提供的。

三、职业道德教育有效的前提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可参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体系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二)拓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目标应是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道德要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化

 

        职业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职业人。

       

 真正有道德的人是按照主体性道德规范行事的人。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准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2.正确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敬业、团结、奉献、诚信、公正、互助。

    3.正确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道德准则: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智慧、勇敢、正直、勤奋、进取等。

     (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阐释,可参见庞学光:《一个理想的教育世界——学校教育哲学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192页)

(三)构建完整性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完整性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就是职业道德理性教育与职业道德非理性教育整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易言之,就是在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既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理性认识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又重视他们的职业道德非理性因素发展的职业道德教育。

 完整性职业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乃是使职业道德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达到一种美妙的功能耦合,亦即使理性因素非理性化,使非理性因素理性化。

 

    1.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辩证统一

       

        ——道德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

         

连续性教育,就是根据人的道德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利用系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对学生施以系统连贯的影响,使之逐步地由一个道德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道德发展阶段。

      

非连续性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它并不追求道德教育设计的连续性,它对学生施加的是一种非系统、非连贯的影响,其结果是促使学生的道德人格发生非连续性的发展。 如:马卡连柯的“爆炸法”;《借分》;西方学者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范畴:呼吁、碰撞、训诫、挫折等。

 

 非连续性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一,在实施过程上,它并不具有明显的前后一贯、分步实施的计划性,而是呈现为因事而为、即时即地的情境性;

      第二,在师生关系上,它并不主张教师对学生施以严密的控制和硬性的灌输,而是强调通过教师的情感投入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并进而达到相互理解;

      第三,在教育效果上,它着力于使学生获得切实的心灵体验,在此基础上从被动接受道德教育走向主动追求自我道德发展,从而实现非连续性的道德自我变革。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补益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学科课程,亦即根据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编写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最理想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是“职业道德哲学”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规范、设计的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

 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其一,实体性精神文化,包括图书馆、资料室收藏的图书、报刊等。

     

      其二,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师生的行为准则等。

      其三,非实体性精神文化,包括教职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校风、校貌等。

     

      其四,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建筑极其造型、颜色、布局、校舍的大小、教室的空间安排、种植的花草树木、室内的通风和采光、教职员工的服饰、校(班)旗、校服等。

 

 隐性课程的特点:

                

             其一,涉及范围的广域性;

             其二,相互联系的非系统性;

             其三,实施过程的潜在性;

             其四,影响结果的难量化性

 3.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协调运用

   ●科技手段是指作为科技成果在教育中运用的物质手段,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系统等一系列可以用于教育的器件、设施、设备等。

   ●教育的艺术手段是指作为艺术形式在教育中应用的精神手段,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

           作为道德教育手段的艺术,包括包含道德教育内容的艺术作品和纯粹的艺术形式两个方面。

教育的艺术手段的功能

● 提供道德范例和道德经验

● 激活和培育道德非理性因素

● 给学生以精神按摩”

4.教育的语言手段与非语言手段协调运用

  (1)语言的表达往往失真,或者说是不充分、不全面的。

   (2)非语言手段亦即非语言符号

    ●体态语言

    ●人际距离

    ●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时间控制

伯德惠斯特尔:65%的“社会意义”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

            艾伯特·赫拉别恩:信息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教育的非语言手段的功能:

            ●人际交流功能;

            ● 道德非理性因素培育功能。

 运用教育的非语言手段的原则:

             

       (1)善意尊重与师生共意相统一

       (2)自我开放与自我封闭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