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保障

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1-11-4 16:43:29

       

        新学期即将来临,一些新教师将走上讲坛。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不仅事关新教师个人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作为新教师,该教授学生什么,留给学生什么,也是应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必须明了的。
     新学期马上开始了,又一批新教师即将面临自身角色的转变与适应,这个过程的快慢与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和学校的工作。为此,我们对去年参加工作的13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制订相应策略,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 
        转换角色的心理状态 
        心态之一:欣喜与忧虑并存 
        调查表明,新教师走出师范校门时心情是愉快的,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被社会所承认,所学知识和技能将有用武之地,自己也由纯消费者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大多数新教师也存在忧虑和不安:工作单位的条件如何?如何迈好这人生的第一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发挥特长干好本职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他们。 
        心态之二:自信与自负相伴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充满信心,对事业有钻劲和闯劲,但也存在自负心理。调查中70%以上的新教师曾认为自己学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教育理论,教育中小学生绰绰有余。他们初上课时,广泛搜集资料,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都传给学生,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座谈时,他们表现出的自信中还带有些自负,比如,总习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 
        心态之三:失落与怀旧交替

        调查中发现,新教师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但大约一学期过后,便会产生一种无名的失落心理。因为他们所作的努力,在时效性较长的教育工作中难以立竿见影;与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相比,工作成绩显得不突出;他们认真执教,但学生的成绩和评价跟自己的预期却相差甚远。为此,他们情绪一落千丈。加之现在的中小学条件往往比他们刚刚离开的师范学校差很多,教师严谨的行为规范同过去松散的学生生活又有一定距离,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怀旧心理,在一段时间里总是回忆学生时代丰富、浪漫的生活,导致情绪消沉。 
        心态之四:进取与无为并存 
        在对新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无所作为的情绪。“你准备今后从事什么职业?”表示执著从教的占51%,看看再说的占27%,弃教从事其他职业的占22%。一部分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感到自己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知识结构欠缺,与现在中小学生多层次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产生更强烈的进取心。但也有部分人感到教师清苦,难有出头之日,从而产生消极无为心理,甚至有部分教师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适应角色的职业情感倾向 
        倾向之一:严慈相济,以身示范 
        这是最受学生欢迎、最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师类型,约占40%左右,多是兴趣广泛、活泼型的教师。他们利用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生活习惯相近,思维方式相近的优势,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去捕捉学生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心理上的相容,使学生在情感上先入为主,对他们所讲的道理很容易接受。这类教师很注重与学生关系的处理方法,多以启发、感化为主。他们用父母般的爱心,以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同学生进行心灵撞击,以朋友和老师的双重身份,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并用美的心灵去培育、塑造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倾向之二:师道尊严,令人生畏 
        这种类型的新教师约占23%左右,多以班主任为主。他们处处摆出老师的架子,觉得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他们讲问题、办事情不允许学生有异议,即使有异议也不能当着面说。他们的批评多于表扬,致使学生处于高压状态下。学生表面服从,但存在着潜在的不满,对出现的问题一般都不主动汇报,老师在时安静有序,老师不在时大闹天宫。学生对这样的老师往往敬而远之。这类教师的工作因此缺乏灵活性,常出现被动局面。 
        倾向之三:亲近太过,失去典范 
        调查中15%左右的新教师有这种倾向,他们刚刚从学生时代走出来,常常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而混同于一般学生,有些俨然成为学生的“哥们”,思考角度和行为方式偏离学校整体方向,倾向于学生的某些偏颇看法,对自己的要求也不甚严格,致使学生难以把他们当作教师看待。从实际效果来看,他们既没有学生“哥们”之间的信任和号召力,也失去了教师的威信和典范。 
        倾向之四:只教不育,事倍功半 
        这种倾向占新教师的22%,从调查情况看,他们受某些传统思想和一部分老教师的影响,上课、批改作业、钻研教材比较认真,但育人观念淡薄,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好书,别的事情少管。他们上课踩铃声而来,下课踏钟声而去。部分新教师上了一学期课叫不上20%学生的名字,更不用说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了。这样的师生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沟通,缺少信任和友谊,令学生觉得这类教师像教书工具,即使教材再熟,教法再妙,也难以让人产生敬爱之心和仿效之意。这种做法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 
        第一,重视新教师的接纳,满足其归属需要。新教师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师范学校,步入人地生疏的新工作单位,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拘束,所以,他们的第一个需要就是安全感和归属感,希望尽快有知心和相互理解的朋友,以求得同事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校领导的信任。学校要通过“迎新会”等形式向新教师介绍学校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方向和特色、主要教育教学成果和光荣传统,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等,以便让新教师尽快熟悉单位的环境。学校还要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等教育教学基本功,使他们上岗前心中有数,为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校领导要在工作上信任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和帮助他们。 
        第二,抓好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以适应教育工作的要求。培育教师队伍是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新教师是未来教师队伍的骨干,需要对他们在政治上、业务上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传”就是将学校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教书育人的丰富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就是指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帮教对子,帮助他们从第一个教案、第一堂课、第一次班会开始,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带”就是学校领导要针对新教师存在的教学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低、教育机智缺乏的现状,随时指导、检查、带动,缩短他们的适应过程。通过以上方式使新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优化内部环境,促进新教师健康成长。新教师刚刚从教,需要从心理、情感、行为等各方面,随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望,完成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转变。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创建向心环境,树立精神支柱。一个富有生机的学校需要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具备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学校要由此构建教职工的向心环境,从内心深处唤起新教师的使命感,使他们树立起精神支柱,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把所学知识及智慧、精力和才干组成最佳实践系统,产生无穷的教育力量。 
        形成称心环境,调动内在积极性。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和谐乐观的称心环境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在教师待遇仍需提高,工作、生活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的今天,新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进修、婚姻等方面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学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这有利于他们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为他们营造舒心的教育氛围,使他们的个性得以陶冶,情感得以升华。 
        造就竞争环境,激发进取意识。进取意识来源于竞争环境,为树立奋发图强的精神,首先要建立竞争环境。传、帮、带在传授教学、管理、社交、经验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容易使新教师忙于模仿,产生从众与自卑心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受到抑制。因而学校要为新教师创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气氛,大胆启用,敢于压担子,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以此产生内在压力并转化为驱动力。